全国书法篆刻展30年来首次到沪 11月3日起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
一些书法界人士认为,这十届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中,就书法风格总体而言,是由实用性向艺术性转化,由书风单调向丰富及注重内涵发展。作品形式也由早几届的大多“白纸黑字”到近几届的各种彩纸,各种形制,再到现在有评委提出应去掉“花哨”的形式。这些都可见书法发展在经历了各种尝试后,正向其正轨回归。这“正轨”是既重形式,但更重内涵。每四年举办一届的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迄今已举办了九届,此前从未在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举行,对于书法重镇上海而言,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
记者从昨天的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作品展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这一大展终于首次落户上海,并已定于11月3日至11月12日在上海展览中心东一馆举行。颇堪玩味的是,上海展区获奖的28件作品几乎都是取法于传统的经典之作,一些评论界人士认为,从在上海举办的十届书法“国展”可以看出,当下书法界正在回归“二王”书风。此次大展也是30年来上海获奖最多的一次,让人意外的是,两位获奖者都是年轻的“新上海人”。
投稿创纪录 新上海人获奖
此次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览由中国书协和上海市文联、广西文联共同主办,上海书协和广西书协分别承办。其中,上海展区展出楷书、草书和隶书;广西展区展出行书、篆书、篆刻和刻字,这也是第一次由两地同时承办这一展事。
“在以前的展览中,上海地区最多的投稿数不过是300件,今年则远远超过以往,上海地区作者投稿总计855件,其中包括上海书协会员投稿的403件,这两个数字都打破了以往各届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览上海作者投稿数量的纪录。”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周志高昨天对早报记者表示,作为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上海展区)的承办单位,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从2011年初就启动了相关策划、筹备工作,包括筹集资金、落实场馆、收集稿件、安排评审、组织志愿者、作品拍照、作品集制作等,为展览的按时举行奠定了基础。周志高透露,为鼓励上海作者积极投稿、提升上海地区作者的创作水平,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在中国书法家协会教学部的支持下,从5月份开始在嘉定、松江、徐汇等区举办了多期、多种的书法培训班,并首次对投稿者给予奖励。
从整个入展情况来看,上海展区评出395件入展作品,其中获奖的优秀作品28件,广西展区有400件作品入展,30件被评为优秀作品。上海全部入展作者共25位,同样打破了以往各届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览上海作者入展的纪录。
让人意外的是,上海的两位获奖者张丰与杨贤淼,均为“新上海人”,其中张丰是江苏邳州人,现为金山区的小学教师,获奖作品草书《书论选抄》飘逸多姿,颇见功力;而杨贤淼则是在沪的经商者,获奖作品为草书《东坡论书数则》。周志高对早报记者表示,他此前从不认识这两位获奖者,两位新人的出现也让这位曾经的“新上海人”欣喜不已,这一方面体现了上海书法界后继有人,也体现了上海文化“海纳百川”的精神。
草书唱主角
回归“二王”书风
第十届书法篆刻作品展组委会认为,从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的参评、入展和优秀作品中,可以看出,不少作者对于书法传统的研习揣摩更为潜心和深入,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作出了进一步开拓与创新,而草书也成为当今书坛作者数量最大、发展最快、最有时代成就的书体;比较而言,楷书似乎没有十分显著的进步。
此前对于书法大展的“主导书风”问题一直多有讨论,一些书法界人士认为,这十届书法展中,书法风格总体而言,是由实用性向艺术性转化,由书风单调向丰富及注重内涵发展。前几届展览作品风格多样,以王铎为主的“明清调”书风曾盛极一时,而近几届则由米芾为主的宋代、孙过庭为主的唐代直到“二王”有一条明显的上追路径。展览作品形式也由早几届的大多“白纸黑字”到近几届的各种彩纸,各种形制丰富多彩,再到现在有评委提出应去掉一些“花哨”的形式。这些都可见书法发展在经历各种尝试后,正向其正轨回归,这“正轨”是既重形式,但更重内涵。
书法家郭舒权认为,获奖的28件作品几乎都是取法于传统的经典之作;就用笔而言,都注重精到,南北书风都讲究用笔为上、线质为上,不再是那种“北方只讲气势,不重线质的”老观念了。可以说,这是一届“继承传统,谨慎创新”的“国展”。
上海地区的获奖者杨贤淼获奖作品也是草书,他在获奖感言中坦言“二王”对他的影响,他说,书法学习是一种与古人对话和沟通的探索过程,“生活在当代,我们难以洞悉古人书写时的原生态 ,只能对着古帖心追手摹,临池不辍来靠近古人,只能在不断的临摹和思考中提高创作实力,也就是先练书写技术,当然我们平时的临帖也是在做技术训练,有一定的技术后加以想像力和激情就是创作。”
上海一直是“二王”书风的重镇,尤其是以沈尹默、白蕉为代表的一代书家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而沈白二人潜在的影响,其价值在当下也正越来越多地体现出来。
总共1页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