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书画资讯
·崔自默先生荣获国际奥艺“科学..
·范曾签名版收藏邮票
·北大教授高译所长到访中国书画..
·百度百科专访录制中国书画协会..
·北京翰海2020秋拍崔自默作..
·崔自默主席与影视演员画家李嘉..
·2020北京国际设计周推出聂..
·中国书画协会名誉主席白十源先..
·您手上收藏有流动性吗?疫情冲..
·艺术行业复工:展览重开只是起..
·崔自默书画作品北京瀚海201..
·奥美之光艺术作品展在京开幕
  入会须知
·中国书画协会入会须知
 
书画资讯
《笔墨尘缘》冯远中国画展在京隆重开幕

 《笔墨尘缘》冯远中国画展在京隆重开幕  

    2012年4月26日,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副主席、著名画家冯远首次个人作品展览“笔墨尘缘”在中国美术馆举办。

    展览按“历史溯怀”、“传统追怀”、“苍生情怀”、“技道萦怀”分为四个部分,第一次较系统地展示了冯远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从浙江美术学院毕业以来约40年的艺术创作历程及其成果。冯远的作品素以笔墨沉厚、造型强悍、形式多样、内蕴丰富、气势酣畅、个性鲜明著称。展览展出的近200件作品包括有诸多的大型主题性创作、历史题材创作,课徒习作,生活写生,实验水墨和大量反映现实生活的题材以及古典诗意画作品。冯远在繁忙的行政工作之余,数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地从事创作实践,同时还撰写了大量的专业理论评论文章。此次展览是对所有关心、支持和帮助过他的师长、领导、同行和社会各界的一次汇报。

    此次展览引起了文化界乃至艺术界的各界人士前来参观,各界媒体及观众挤满整个展厅。著名画家杨晓阳、石齐、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艺术家冯骥才、中国美术馆馆长迪安出席开幕式并讲话。冯远先生深情的向各界人士表示感谢。他说:“画家的艺术作品最能说明他的成就与艺术追求”,并表示他将继续为中国画创作与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冯远作品素以笔墨酣畅、造型扎实、形式多样、面貌丰富、蕴含厚重、主流气派、个性鲜明著称。展出的作品近200件,面貌丰富、造型扎实、笔墨醇厚。中央圆厅“历史溯怀”部分主要展出大型主题性创作,环厅展出的是“技道萦怀”部分,基本是早年教学的课徒习作和一批水墨探索作品;二号厅展出的“苍生情怀”部分,主要有藏民系列、都市系列,民工等现实生活题材,反映的是当代普通人的情态。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冯远画历史题材为多,本次展览把人物肖像、民族题材、都市人物等都放进这一部分,显示了一个重要变化就是冯远的创作从前期的以历史英雄为主导转而为当代普通劳动者树碑立照的主题的变化。三号厅展出的“传统追怀”部分,主要是古典历史人文题材作品。

    展览还包括一些书法作品,冯远认为“好的书法体现一种境界。”他对“写字还是有要求的。”此外,同时展出的还有他早年创作的部分连环图画、插图和部分写生稿。

    冯远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文化活冯远的人生经历和艺术创作生涯多舛而丰富,初中始自学绘画,曾是“北大荒”下乡知青,凭着爱好,耕读之余从事绘画,从1974年就参加历届全国美展,多次获奖。他是“文革”恢复高考后第一届入读浙江(今中国)美院的研究生,并先后任中国美院副院长,文化部教科司司长、艺术司司长,中国美术馆馆长,现为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名誉院长、全国政协委员。

    他在繁忙的工余时间数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地从事创作实践,创作了一系列具有社会公共记忆的作品:如连环画《沈小霞相会出师表》,大型线描《屈赋辞意》、中国画《秦隶筑城图》,颇具震憾力的水墨人物画《保卫黄河》、《英雄交响曲》、《世纪智者》、《圣山远眺》,意境高远的现代水墨《逍遥游》,充满诗意境界的“唐诗宋词画意”系列等等。从20世纪70年代在北大荒农村发表第一组美术作品到而今花甲初度,40年的创作实践和人生历练,磨练了他坚韧的心志、宽广的胸襟和兼爱的情怀。

    冯远的一支笔深刻写意苍生,一把刀严谨解剖自己,一腔热情推动社会公共美术事业的发展,一份关爱支持体恤老中青艺术家。冯远和一般画家最大的不同就是既要解决自身创作中的各种矛盾和难题,如笔墨与造型、传统与现代、结构的严谨与笔墨的写意等等艺术、技术性问题;又要解决好时代赋予的任务与自身创作的矛盾,他撰写有上百万字的文章,凝聚着他不断深入的思考和研究成果,这种思考对他的创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酷爱美术,一生与美术忧欢相聚,履职之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持之以恒,孜孜予求,追寻实践艺术理想,更是自觉地把为时代创作大美为己任。

    作为一个艺术家,他深知赶上了好时机,他将策划组织“20世纪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和“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的实施视为最重要的集体“创作”;能够得到各方支持,联络广大艺术家们共同描绘百年近现代历史和上下五千年中华文明史,这既是一件由众人成就的社会功德事业,也是一项重要的文化基本建设项目。画好自己的作品,是从个人角度体现了小我的思想与价值。能够联络广大美术家共同来为中华民族创造一部可视的图像历史,做好这项实实在在的文化基本建设工作,将使每一个艺术家的个体价值被放大外延,不管将来后人怎么评说,我们这代人在有生之年做了该做能做的事情,其意义将超乎任何个人的贡献之上。(



总共1页  1  

中国书画协会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8609号-3 京公网安备110115000930

技术支持:北京网站建设